人才培養
數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
數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
(2017.12版)
一、專業類別與代碼:
專業類別:文化教育與體育大類
專業代碼:670105K
二、招生對象與修業年限
招生對象:國家統招高中畢業生
修業年限:標準學制內3年,可在2.5—5年內完成
三、人才培養目標
(一) 培養目標
本專業培養德、智、體、美全面發展,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職業道德素養。具有良好的小學教育教學基礎知識,熟練掌握小學數學教育學科的基本理論、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,并能用數學知識解決若干實際數學問題。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基本技能,具有良好的藝術素養,能適應現代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發展、具有創新能力的一專多能的小學數學教師、教育教學管理者。
(二)基本培養規格
1.素質結構
(1)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,熱愛祖國,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具有遠大的理想,遵紀守法;
(2)具有良好教師職業道德,熱愛兒童,熱愛小學教育事業,具有創新精神;
(3)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,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,達到國家大學生體育鍛煉標準;善于交流和溝通,具有團隊精神和責任意識。
2.知識結構
(1)具有從事小學數學教育所需要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;
(2)較為系統地掌握數學專業的基礎知識、基本理論,具有較強的邏知識;
(3)掌握教育教學、教育管理和兒童心理的基本知識,及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知識和數學學習評價知識。
3.能力結構
(1)具有較強的數學運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;
(2)具備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能力;
(3)具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、較強的課堂教學設計、教學實施和教學管理及評價能力;
(4)具有正確、規范、恰當使用普通話、簡筆畫、三筆字輔助教學的能力。
四、職業與崗位分析
(一)職業面向
本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在教育行業從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。
初始崗位:數學課堂教學、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、班級管理、課外和校外活動等
發展崗位:數學學科組主管、教務工作主管
(二)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(見表1)
表1 數學教育專業崗位職業能力分析表
職業崗位 |
典型工作任務 |
職業能力 |
|
初 始 崗 位 |
數學課堂教學 |
1. 傳授小學數學基礎知識 2. 訓練和發展學生的數學計算和思維、邏輯能力 3. 寓思想教育和情感培養于數學知識的傳授之中 4. 課后輔導。利用自習,進行答疑解惑 5. 作業批改。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精批細改 6. 考核。設計考核方式,確定考核內容,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7. 課后反思。 |
1. 三字兩話(畫)的教學基本功 2. 規范的課堂語言表達能力 3. 深入鉆研和理解教材的能力 4. 恰當選擇教學方法和設計教學過程的能力 5. 組織和管理課堂教學的能力 6. 充分挖掘教材思想性和藝術性的能力 7. 運用課堂教學藝術的能力 8.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技能以及利用或開發各種教育資源的技能 9. 了解教育評價的方法與技術,形成通過評價改進學生學習,改善教學行為的能力 10.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|
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|
1.德育為首,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2.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和規律,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 |
1.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狀況和時代特點,培養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良好思想品德的能力 2.覺察和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能力和與學生進行良好溝通的能力 3.及時發現學生心理問題并有效疏導的能力 |
|
班級管理 |
1. 按照全面發展的教育要求,開展班級工作,全面教育和管理學生 2. 指導和幫助學生個體健康發展的能力 |
1. 組建班委、建立正確班級輿論、形成良好班風的能力 2. 根據學校要求順利開展班級活動的能力 3. 通過集體或個別教育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能力,因材施教做好個別教育的能力 |
|
課外、校外活動 |
1. 發揮學科和活動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整體作用,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2. 發展學生興趣、愛好和特長,促進個性和實踐能力的形成與提高 |
1. 選擇恰當課外活動內容和形式的能力,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能力 2. 發現并促進學生個性與特長發展的能力 3. 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能力 |
|
發 展 崗 位 |
數學學科組主管 |
1. 根據小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,努力探索數學教改、積極進行教科研
|
1.
|